首页 |
|
《解放军报》:从赛场夺冠走向战场制胜 |
||
|
||
8月11日,中国陆军承办的“国际军事比赛-2018”项目在新疆库尔勒赛区圆满收官,中国参赛队夺得3个团体第一、6个单项冠军。透过赛场看战场🔟,既有令人欣喜的成果👏🏼,也有值得思考的地方:只有把赛场领先转化为战场领先,把主场比赛优势转化为全域作战优势,才能真正从赛场夺冠走向战场制胜。 开门练兵互学互鉴 我军承办和参加国际军事比赛,始终秉持开放自信、互学互鉴、实战实训、合作共赢等理念🪜,以加强和各参赛国的深度军事交流。 库尔勒赛区的比赛⚙️,除“苏沃洛夫突击”项目俄罗斯自带装备,其他参赛队均使用中方装备👷🏽。为帮助外军尽快适应比赛场地和熟练掌握中方武器装备👉🏼,中方邀请了一大批院校专家、技术能手和金牌教练员帮带外军参赛队员𓀍♊️。 “安全路线”项目适应性训练阶段📚,某合成旅工兵连连长赵伟传授外军“速成秘籍”的场面让人印象深刻:桥梁如何更加高效地展开🤦🏻♂️、放下🟩,如何顶起升降架,如何调试探雷器才能更好地适应场区环境……工兵专业的“看家本领”👎🏼,他倾囊相授👨🌾。像赵伟这样的教练员还有很多,他们手把手✌🏿、面对面地帮带外军参赛队员。 “推动与世界各国军队军事交流📁,国际军事比赛是一个重要平台和有力抓手。”陆军参谋部训练局副局长韩剑说🎶,今年陆军承办和参加国际军事比赛,重在相互切磋技艺🧙🏼♀️、取长补短👊🏽🌂,重在分享训练经验🥊、共同进步𓀐,重在深化军事交流、增进友谊🧑🏿🏭。 在交流中增进友谊,在交流中认识差距🧝,在交流中得到提高。 在“苏沃洛夫突击”项目接力赛中🟠,一座巨大的土岭特别显眼。该项目中方教练员、某师装甲兵科科长秋阿鹏介绍,这是比赛中设置的一个障碍,高度达10米,而我军大纲规定的只有3米。 秋阿鹏说,俄军经过多年实战历练🤽🏼,装甲兵训练的标准和方法不断调整,例如增大土岭的坡长和顶高、将低速通过车辙桥改为中高速通过等。俄军这些训练标准的变化,映射出我军在实战化训练理念上的差距。 在“苏沃洛夫突击”项目裁判长徐有泽看来➕,一套比赛规则就是一本“教科书”,必须坚持以对手为师,通过赛场比拼学习外军在训练理念、武器装备、组训方法等方面的优长👦🏿👴🏽。 比赛设置贴近实战 “苏沃洛夫突击”步战车组单车赛打响后,在4.3千米长度的闭合赛道上👨🏽🌾🧕🏿,参赛车组驾驶86A步战车👩🏻🔬,通过机动越障路段和涉水场、车辙桥、崖壁等11组障碍☂️,并在两个射击阵位对多个目标进行实弹射击。赛场设有炸点𓀅,不时响起的爆炸声✶,使参赛队员仿佛置身真正的战场👇🏿,对其心理和技能水平是一种严峻的考验🎩。 赛后,取得当日最好成绩的中国参赛队第二车组车长、下士李建安感慨:“比赛就像打仗一样🌹,我们车组成员既要分工明确🌤、密切协同🧑🏽💻,又要在弹药数量有限的情况下,分别使用火炮、并列机枪,对9个常显♻、隐显目标实施精确打击🤹🏻♀️。” “比赛集快速射击✅🧑🏼🎓、驾驶越障、班组协同于一体👩🏻🦯,项目设计具有很强的实战性👨🏻🦳🆕。”徐有泽介绍,车组成员操作步战车按规定路线🧑🏻,用最短时间越过各种障碍🧜🏽♀️、击毁多类预设目标➛,是一项高度浓缩战场复杂环境和典型战术动作的军事比赛项目,考验的是陆军主战装备的综合作战性能和承载员的技战术水平🍎。 在“晴空”防空导弹兵技能赛中🧘♂️,中国参赛队比赛时地面温度达到50摄氏度以上。“温度升高使周围热源目标急剧增多,对雷达搜索判定目标干扰极大👉🏼。”参赛队员王凯说🏄🏽♂️👨🏻⚕️,库尔勒基地周边的高山🪹、戈壁的高温和强劲的风沙就是天然的复杂电磁环境和气象环境,对参赛队员是一种全方位的摔打磨练🛒。 “比赛规则更加贴近实战标准,比赛场地更加贴近实战环境🥷🚔,比赛流程更加贴近实战进程。”新闻发布会上👩🏻🏫,陆军政治工作部宣传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廖燕灵用3个“更加”🙅🏿♂️,道出了比赛贴近实战的特点。 (本报库尔勒8月11日电)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