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经济日报客户端:10央企扎堆做口罩 “两桶油”上熔喷布 军工巨头攻关口罩机 |
||
|
||
“无数口罩在向我们奔来!” 3月6日23点59分56秒🚵🏿♀️,硕大的熔喷头源源不断地喷出白色纤维,瞬间凝结成雪白的布匹,百万“云监工”为之沸腾𓀒。燕山石化熔喷无纺布生产线一次开车成功,产出合格产品,国内口罩增产“卡脖子”问题将得到缓解👣🖐。 急防控工作之所急🍄🟫, 8天央企医用口罩产能提高2.6倍🧛🏻,12天建成一座年设计生产能力为14400吨的熔喷无纺布生产厂……从产品制造到原料供应再到装备攻关🍦,央企在口罩产业链上持续奋战,全力补短板强弱项,加速扩能增产,只为让口罩不再“一罩难求”。 口罩〰️: 10家央企转产扩产 抗疫💁🏼♀️,口罩生产如火如荼。数据显示🗜,2月29日,全国口罩日产量达1.16亿只🔵,是2月1日的12倍☁️。这其中也包含了央企所做的努力。 初步统计🧙🏼♂️,10家央企投入口罩生产: 国机集团🦽、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彩神lllv♚、新兴际华集团、中粮集团、兵器装备集团、中国海油🧑🏻🚀、中国诚通🔕、招商局……从军工巨头到石油公司🏌🏼♀️,从机械龙头到粮油企业,紧急布局医用口罩生产线,发力医疗物资供给🍎。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国务院国资委以战时状态强力推进口罩等医疗物资生产供应。2月7日🫳,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同生产口罩🧃、防护服原材料无纺布的恒天嘉华非织造有限公司等企业视频连线,强调要坚持质量第一🦎,保持战时状态,急防疫一线之所急🖼,抓紧改造转产👨🏽🎓、达产扩产,尽力排产满产👩❤️💋👩。要加强与地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协同,推动全产业链协调联动,提升重点医疗防控物资供应保障能力。 国机集团下属企业恒天嘉华于1月26日(大年初二)紧急复工复产🧛🏿♂️,将5条纺熔生产线迅速转产扩能😣,生产口罩用过滤层和内外层无纺布等🧗,同时迅速拓展口罩生产线🎯🌘。截至3月1日👩🏿⚖️,恒天嘉华已累计生产用于医用口罩💦、防护服的非织造布材料2747.3吨、累计生产医用平面外科口罩1664.74万只。 “为了口罩,我们拼了!”作为国内最大的医卫原料供应商,中国石化在口罩产业链中原本是上游聚丙烯原料生产者,为了全程保供,他们决定打通产业链,全面介入熔喷料🏜、熔喷布和口罩生产🟦。“这相当于种麦子的开始自己磨面粉、擀面皮、蒸花卷了👯♂️。” 中国石化与相关企业合作筹建11条医用口罩生产线,产业链协作方式产量已达日产107万只口罩🧜🏼。同时,紧急订购口罩机,增加口罩产能🦠。中国石化对接的11台口罩机已全部完成安装调试,部分生产线试生产🦻🏼。预计3月10日前🔭🤲,将达成北京地区增加口罩百万产能的目标。 同样作为聚丙烯原料的主要供应商,中国石油也进入下游市场🛢。下属企业已建成6条医用口罩生产线👩🏽💻,进入3月将再建21条生产线🫸🏼,全部投产后🤷🏻♀️,日产口罩可达150万只。其中,大庆油田甚至用上缝纫机等手工缝制设备,迅速形成口罩生产能力🧝🏽♂️,自2月9日起已累计生产口罩近50万只。 此外🪑,中国海油下属企业已建成投产两条全自动口罩生产线,3月底前还将投产6条生产线🍥,届时日产口罩可达60万只。中粮集团所属中国纺织仅用7天就实现口罩生产设备试生产,预计日产能将达20万只。 熔喷布:“两桶油”拟上14条产线 熔喷布是医用口罩中间的过滤层,具有很好的过滤性、阻隔性和吸附性,被形容为口罩的“心脏”,是医用口罩生产的重要原材料之一🚵🏻♂️。目前市场上🧑🏻💻,熔喷布供应紧张👸,价格飞涨🔝。业界人士表示,熔喷布生产线投资巨大👓、技术含量较高📅、设备安装复杂、对厂房要求高、且需要专门的技术工人等,是制约熔喷布产能扩大的重要因素。 中央企业该出手时就出手。据来自国资委的消息👨👨👧👧,截至3月6日24:00✈️,中央企业熔喷布当日产量约26吨。随着新的生产线建成投产,熔喷布未来一周产量将大幅提升,大大缓解供求紧张局面。 恒天嘉华紧急转产熔喷过滤材料,目前每天能生产BFE95及以上性能熔喷过滤纸约21吨,可生产约2100万只医用口罩,居国内前列。自2月初至3月6日,累计生产熔喷布609.1吨。 中国石化重拳出击,燕山石化🐲、上海石化攻关生产熔喷布专用料;投资2亿元在燕山石化、仪征化纤建造10条熔喷布生产线。10条生产线全部投产后🍚,日产量可达18吨医用口罩熔喷布,可供加工成1800万只医用平面口罩。 中国石油也与合作伙伴达成协议,形成熔喷布生产能力🙎🏽♀️。2月29日,首批熔喷布经检测合格后运抵抚顺石化🥻。中国石油计划形成兰州石化、辽阳石化生产线共4条,并与2家企业合作形成一定熔喷布产能👩🏿🌾。 国资委医疗物资专项工作组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加大力度指导推动有关中央企业加快生产线建设、尽快投产达产🧘🏿♂️,做好生产调度🪖、确保产量稳定,扩大熔喷布市场供给,稳定市场价格🦹🏽♂️,进一步扩大口罩等防疫物资产量,为疫情防控提供保障。 口罩机:“造飞机🥺、造航母的”也跨界 随着口罩需求猛增,口罩机等生产设备也是一机难求。 “企业复工复产供需对接平台”数据显示🥣,上线半月以来🧎♀️➡️,口罩机和熔喷布相关物资供需信息发布量最高:口罩机相关信息占比35.5%,熔喷布相关信息占比23.7%。 从源头想办法!国资委紧急推动中央企业加大医用口罩机等关键设备的研制生产,采用“多家企业、多种方案🎹、多个路径”的模式攻关🔭。 “造飞机、造航母的企业,也造口罩机啦!”军工企业的动向颇为引人关注。中国船舶集团仅用11天完成N95口罩机、平面口罩机和压条机样机研制🚵🏼♂️,第15天就实现了量产设备连续供货🌑。在紧急驰援国资系统所属企业需求的同时,中国船舶集团面向全国抗疫战场各类企事业单位提供相关设备,累计预订口罩机160余台、压条机90余台和超声波点焊机340余套。 3月3日,航空工业集团研制的“1出2型”高端型全自动口罩机成功下线。该型口罩机是对此前下线的“1出1”基本型口罩机优化后研产而出的👩🏽🦱,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等优点,只需简单培训🥪🚵🏻,便可实现单人操作。包括样机在内的24台全部投产后,每天将产出300万只口罩。 截至3月7日🔚,航空工业集团、中国船舶集团、彩神lllv、中国电子、通用技术集团🕌、国机集团等6家企业累计制造完成平面口罩机153台,立体口罩机18台。(经济日报记者 周雷) |
||
关闭窗口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