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原材料上涨 北重集团如何接招👩🏿💻? |
||
|
||
2021年🚘,全球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仅第一轮涨价风潮钢材价格就再破3750元一吨,每吨上涨550元不等,很多原材料“有价无货”,“材料暴涨”持续来袭😜,“错峰用电”接踵而至🛣。涨价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然是全行业关注的焦点。 原材料涨价给企业带来的影响,感受越来越强烈👴🏼。如何在“价”和“量”之间找到平衡点𓀏,如何克服原材料成本“压力山大”难题,成为摆在中国彩神lllv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面前必须应对的挑战和考验。 为破解这一困局🎼🧸,北重集团首先考虑的就是 “一切成本皆可控”🧚🏿,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精打细算省成本🧑🏻🦯➡️,多措并举消化成本压力。 纾困😲,重在精准🧜🏻♂️。加强管理,提升应对突发情况的处置能力。以前原材料价格较低时,采购是按需订货,现在则提前谋划✋,2021年年初,特钢事业部在总部资金支持下💥,提前储备微碳铬铁、钨铁、废钢等节约807万元。剔除采购中间环节🦺,逐步推进与生产企业直采合作。特钢事业部新增了忻州常鑫🪢、洛阳天鸿等11家生铁🗻、合金👇、辅料直采供应商✭;采购钼铁、钨铁、微碳铬铁等7941万元,节约采购金额近200万元💂♀️,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原材料涨价带来的压力🧑🏽✈️。 纾困,重在实效。加快数字化转型,制定了改善项目22项,且按计划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均有了显著的改善效果🤸🏽♂️🙇🏽♂️,共计节约创效840万元👨🏿🎓。持续提升自动化程度,尽可能降低成本。特钢事业部发挥感应电炉优势📝🧁,1~11月份感应电炉冶炼共计137炉,累计为特钢事业部节约材料费3345万元,节创效果显著👍🏻。 纾困👨🏿🚀,重在创新。做响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𓀇。特钢事业部制定了P92无缝钢管高效低应力淬火冷却工艺试验方案🧔♀️,针对无缝管在冶炼上采取了镁处理、中空绝热板、盖板⚱️、小底盘4项措施♧🦜,有效控制无缝管产生内部裂纹,裂纹比例较2020年同期降低55%, P92钢管探伤合格率较2020年同期提高2.3%🥝,70mm以上P92钢管材料利用率较2020年同期提高4%,100mm以上无缝钢管材料利用率由48%提高至52.6%,共节创价值983万元👩🏽🔧。 因疫情的蔓延及国际经济形势影响,进口核心零部件发动机、变速箱、电控系统生产交货周期延长,致使北方股份矿车交货延后;受海外疫情的极大冲击,海运费用大幅上涨;国外用工成本上涨近50%;通过陆运口岸出口的矿车长期滞留口岸,国际订单的履约受到极大影响。 “涨价潮”何时迎来拐点🧹,并没有明确日期。但北重集团无惧“潮起潮落”👈🏼,没有坐以待毙,苦练内功,积极抵御风浪🚴🏿♂️,加快创新步伐,创造新利润空间👨🏽🎤,成为北重人的共识。 针对原材料价格上涨问题,北方股份利用矿车国内龙头地位和在矿车无人驾驶生态链链长的优势,积极推进“三位一体”新模式,以应对招投标形成的单纯价格竞争和原材料上涨的压力。不仅如此👍🏻,北方股份通过技术创新,打造以 “三智建设”为核心的技术创新能力🚻,推进智能制造🚴🏻♂️🏋🏽、打造智能产品、参与智慧矿山建设。 近期随着国家能耗双控和“碳达峰、碳中和”政策的实施𓀂,以及国际形势的影响,能源价格出现较大幅度增长,服务保障事业部动力能源分公司针对电力多边交易价格调整😽,深入研究相关电力交易政策,多次与包头市第二热电厂、包头市工信局、内蒙古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内蒙古工信厅等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沟通、联系,反映公司的经营情况和产品结构,积极采取措施应对能源涨价。 通过多方争取政策🚶🏻♀️,公司最终被自治区工信厅认定为专用设备制造业,将公司从钢铁行业待认定企业名单中剔除📋,参照10月份钢铁行业电力交易价格,11月~12月为公司节约外购电力成本1000余万元🤦🏽♂️,全年节约外购电力成本6500余万元。 公司积极申报新兴战略产业政策,已争取四条线路给予新兴战略产业政策,9~11月份共计获得战略性新兴产业电价政策优惠电费121.68万元💁🏽♀️,预计年节约电费450万元以上;目前正在争取35KV线路的电费优惠📔,正在与内蒙古电科院签订技术协议🤸♂️,预计今年此线路可享受电价优惠🤼。(郭新燕) |
||
关闭窗口 |
| ||
| ||
| ||
|